(原标题:德国想要重回“光伏之巅”?)
(资料图片)
作者 | 周晓雯
来源 | 华尔街见闻6月12日,德国慕尼黑机场,传出“中国光伏企业人员被德国警方带走”消息。
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称,该事件仅为例行协助调查,此后德国警方亦证实“逮捕已暂停”。
中国能源报指出,业内专家认为,此次事件起因是欧盟对我国光伏企业发起“双反”的历史遗留问题。
双反,即2013年,欧盟为维护本土光伏产业,对我国出口欧洲光伏产品实行一系列“反倾销、反补贴”的制裁措施,于2018年到期后终止。
尽管“双反”已经结束,但此次事件仍然揭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德国光伏行业如今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惑和担忧。
在“双反”之前,德国曾是光伏行业的先行者和领导者,但早已被中国超越。
而今,在北溪管道中断带来的天然气短缺、碳中和和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德国再次面临着有关光伏产业未来的命运抉择。
昔日
在全球光伏产业的发展史上,德国是最早行动的国家之一。
1997年,人类第一部限制各国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法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京都议定书》(《京都议定书》)获得通过,该法案要求缔约方根据本国情况,采取控制温室气体的措施,并推进创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在此之前的1991年,德国已经通过了《上网电价法(Stromeinspeisungsgesetz)》,推行可再生能源的补贴计划。
这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光伏上网电价计划。
在清洁能源尚未推广普及的时期,光伏板是一种昂贵又低效的设备。
1975年,光伏的装机成本高达105.7美元(2015年币值,以下均同)/W,1990年,全球光伏发电量仅有91GWh。
“上网电价”要求公用事业公司将所有的可再生能源生产方(包括屋顶光伏)接入国家电网,并以略高于市场的固定价格为这些电力付费,保证20年的费率稳定,为投资者提供有保证的回报。
这一计划在2000年得到了更新,更新内容包括上网电价和补偿价格,使投资者得到的回报能够覆盖其投资的实际成本,取而代之的新名称为《可再生能源法(Erneuerbare-Energien-Gesetz, EEG)》。
这些政策推动了德国的光伏行业第一次快速发展,德国投资者开始将太阳能和风能发电视为长期投资。
而这一系列的投入的结果也是显著的,从20世纪90年代初到2015年,德国的可再生能源(风能、生物质能和光伏)占有率从不足3%增长到了32%。组件成本也从1990年的7.9美元/W,到2000年的4.9美元/W,再到2015年的0.7美元/W,进入规模效应阶段。
1970-2020 年太阳能光伏组件成本的演变
来源:世界能源署,不同颜色标记为不同数据源在2013年之前,德国公司都在光伏研究和技术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光伏组件中的关键设备——逆变器——由德国公司SMA于1991年发明,而SMA公司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这一赛道中的霸主。
太阳能电池方面的头部公司则是成立于1999年底的Q-cells。该2001年开始生产太阳能电池,当时只有19名员工。
仅仅8个月后,他们的第一家工厂就以1730万欧元的销售额实现了收支平衡。此后,该公司迅速扩大规模,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光伏电池制造商之一。
在当时看来,Q-cells公司是德国光伏行业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而光伏似乎也将要成为德国这个老牌工业国家在新世纪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彼时没人预见到,就在十余年后,Q-cells宣布破产。
随之而来的,是德国光伏行业的黄昏。
转折转折点出现在2010年。
随着德国光伏增长规模超出预期——仅2009年,装机量就达到了10600MW——政府补贴费用暴涨。
据报道,德国政府2010年全年发放的可再生能源补贴款最高达130亿欧元,其中一半发放给光伏产业。
再加诸欧债危机等外部压力,2010年,德国通过了《光伏法案》,大幅降低了光伏发电的补贴。根据安装的类型不同,将补贴降低了8-13%,随后又降低了3%。
时任德国环境部长Norbert Rttgen曾这样说:
“过去几年,我们已经看到激励措施大幅减少,但激励措施仍然过高。太阳能是德国制造的成功故事。我们希望它不仅在未来,而且现在就成为一项可接受的技术,但成本因素必须处于可接受的水平。”
到2013年新《光伏法案》修订通过时,德国的光伏补贴已经削减了30%。
政策的收紧一度引发了德国国内抢在补贴削减前的“装机潮”,但当新法案实行后,德国光伏企业仍然不可避免地遭遇了“毁灭性打击”。
当然,补贴的削减造成了德国光伏行业泡沫的破灭,但真正“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来自中国的,更便宜的光伏设备。
在没有政府支持的情况下,德国光伏面板很快被中国制造所取代。
2011-2012年,德国最大的几家光伏组件制造商——Solon、Solar Millennium、Scheuten Solar、Solarhybrid、 Odersun,以及上文提到的Q-Cells——相继破产,德国光伏行业的7万人失去了工作。
有分析指出,尽管德国最初在光伏行业的技术略微领先,这一壁垒并非难以逾越,随着中国企业逐渐赶上,生产成本的差异促使了买家最终远离了德国。
另一方面,德国公司对于“德国制造”的标签押注过多,认为这对买家意义重大,这也导致他们在危机来临时,没有选择关闭德国本土抵得生产线并转移到海外。但现实告诉他们,“德国制造”并非真的那么重要。
最后,监管方在这一行业衰落故事中所扮演的角色也不可忽视。
长达近二十年的光伏补贴在给德国带来了一个庞大的太阳能产业,但当政策的保护消失,这一产业的脆弱性却也清晰可见。
在这一切发生之后,欧盟和德国监管方才开始采取“双反”等限制性措施,这在一定程度上给本土行业带来一些缓解,但对许多初创公司来说为时已晚。
夺回荣耀?但现在,德国似乎决心要争夺这一曾经的荣耀。
在德国光伏产业崩溃之时,德国政府选择煤炭和进口天然气作为能源补充——而这一渠道在去年中断。
与此同时,2011年(也就是光伏行业崩溃的同期)日本福岛核电站的事故使得当时的德国政府立即宣布关闭八座反应堆,并宣布2023年之前关闭境内所有的核电站(由于管道天然气中断带来的能源危机,德国最后三座核电站直至今年4月才关闭)。
天然气的不稳定以及核电的潜在风险,使德国不得不重新考虑起了有关光伏的问题。
2022年4月,德国内阁通过一揽子法案,宣布加速推动可再生能源发电,并承诺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风能和太阳能——将占电力生产的80%。
这一数字现在是42%。
同时,德国政府还表示,到2035年,发电应达到碳中和。
这显然是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德国正在向这一目标靠近。
据《光伏》杂志,2021年,德国新增超过5GW光伏装机,较上年增长20%,这使得德国光伏的总装机量达到了59GW,超过了该国陆上风电的装机容量。
德国Fraunhofer光伏系统研究所光伏模块和发电厂研究负责人Harry Wirth接受采访时表示,2021年德国光伏发电量约占总用电量的9%:
“对于2032年,政府的目标是大约250 GW的太阳能。根据他们的估计,到2030年,用电量将增加到715 TWh。因此,如果我们假设2032年的发电量为730 TWh,那么光伏发电将占总用电量的30%左右。”
与此同时,大企业也看到了这一机会。
2022年7月,葡萄牙清洁能源公司EDP Renovaveis (EDPR)宣布,已同意以2.5亿欧元(2.54亿美元)收购德国太阳能开发商Kronos Solar Projects 70%的股份。
在收购的新闻稿中,EDPR自称是全球第四大可再生能源生产商,表示其在2022年上半年生产了17.8TWh的清洁能源。
EDPR及其母公司EDP的首席执行官Miguel Stilwell d"Andrade表示,他们对德国抱有很高的期望:
“德国是欧洲可再生能源增长目标加强的关键市场。”
尾声尽管德国渴望重返十年前的荣光,但其现在需要挑战的,是地位已经根深蒂固的中国光伏企业。
据国际能源署报告,自2011年以来,中国已投资超过500亿美元用于新的光伏供应能力,是欧洲的10倍,并在整个太阳能光伏价值链中创造了30多万个就业岗位。
该报告称,中国拥有全球80%以上的光伏电池板制造能力,并且是十大光伏设备供应商的所在地。
强大的规模经济显著降低了成本,使得中国生产的太阳能组件比欧洲便宜35%。
这就是德国现在面对的挑战。
尽管前路艰巨,像Harry Wirth这样的德国光伏从业者仍然抱有希望:
“尽管欧洲光伏产业已经支离破碎,一切不复从前,我仍然相信在可预见的未来,光伏将会有巨量的市场需求。”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