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 >

成都,“造”出个未来-全球今亮点

(原标题:成都,“造”出个未来)


(资料图片)


来源 | 中访网

责编|吴畅

从成都造飞行汽车完成“新年第一飞”,到“成都造”新冠疫苗浙江开打,再到“成都造”救援现场专用地震报警系统支援土耳其……2023年甫一开始,“成都制造”就在全世界刷足了存在感。随着“成都制造”的名气越来越响,“成都造”的招牌也被越擦越亮。

近日,成都进入“两会时间”,市长王凤朝代表成都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而“制造强市”又一次成为报告的关键词。报告提出,今年成都要聚焦推进产业建圈强链,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优势产业高端化、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打造产业发展新的“四梁八柱”。要全力建设制造强市,制定实施制造强市建设“1+1+6”政策体系,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9.5%。

先进制造业集群走在全国前列

在极不平凡的2022年,成都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817.5亿元,成为中国第7个迈入“2万亿GDP俱乐部”的优等生,与此同时,成都连续两年位列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第9位,成为唯一一个有3个及以上先进制造业集群入围“国家级”的中西部城市。

如何筑牢“压舱石”?遵循产业发展的内在逻辑,成都牢牢把握产业“强链”、产业生态“建圈”,招引培育高能级“链主”企业,牵引带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融合发展。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成都已构建起涵盖38个大类(全国共41个)、184个小类的综合性工业体系。仅2022年,成都新增国家级创新平台12个,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实现零的突破,入选全国首批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建设试点城市,汽车整车、轨道车辆本地化配套率分别提升至40%、50%以上……已培育形成1个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8个千亿级产业集群,3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和2个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作为3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之一,电子信息产业是成都第一支柱产业,也是成都首个万亿级产业。目前成都电子信息产业规模突破1万亿元,成渝地区成为全球前十的电子信息先进制造业聚集地。2023年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成都今年将增强新型显示、智能终端、先进存储产业竞争力,提质建设软件和信息服务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支持建好国家超高清视频创新中心,建成投用成都屏芯智能制造基地,力争电子信息产业规模突破1.3万亿元。

航天航空产业则是“成都造”发力的另一大重点。数据显示,2022年,成都国际航空枢纽(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3109.2万人次,在全国城市中排名第一。临空经济的优势直接带动了成都航空航天制造业的发展。无论是惊艳出世的国产大飞机C919,还是空中“巨无霸”空客客机都与“成都造”息息相关。去年4月,空客与成都市正式签署空中客车飞机全生命周期服务中心项目投资协议,该项目作为空客在欧洲之外建立首个飞机循环利用项目,也是四川招引的被商务部列为2022年全国重大项目之一,该项目总投资不低于60亿元,已于2022年7月破土动工,预计2023年9月竣工交付。目前,空客项目将再“扩容”。未来,成都将以空客为链主企业,围绕产业链上下游、左右岸打造航空产业生态圈,同时推动与本土优势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在航空维修领域实现优势互补,加快形成产业链优势。

政策帮扶解难题

随着成都的城市能级和营商环境的不断提升,包括人力、资金等重要资源要素加速向成都聚集。从人口规模来看,2021年,成都市常住人口2119.2万人,比2012年的1615.9万人增加500万人,成为我国第4个常住人口突破2000万的城市,其中城区常住人口超过1000万,跻身全国超大城市行列。金融方面,截至2022年末,成都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贷款双双突破5.3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9%和14.3%,增速分别为近8年和近10年来最高,为全市经济企稳恢复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人才和资金的基础之上,成都市也在政策上对制造行业“添砖加瓦”。不久前,成都市印发“实体经济十条”,从培育壮大市场主体、精准配置资源要素、全力做优服务保障三个方面提出十条政策措施,为实体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刚刚出炉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力建设制造强市,今年将制定实施制造强市建设“1+1+6”政策体系,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19.5%。成都市政协委员、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党组书记王凯介绍,今年将继续推动制造业增存两端发力、量质双翼齐升。

值得注意的是,成都对内鼓励实体经历发展,对外打通制造业“走出去”的康庄大道。2021年,成都外贸进出口总额高达8000亿元,2022年突破8300亿元,其中九成均为制造业商品。近期成都市商务局出台《2023年“成都造”产业出海系列活动方案》,通过贯穿全年的系列活动,市、区联动发力,依托专业外贸服务企业、国际大平台以及境内外商协会,计划推动不少于50家生产企业实现进出口实绩、不少于10家企业实现“1000户重点外贸企业培育工程”培育目标,同时着力打造一批特色产业专业载体。

关键词:

娱乐图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