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8月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CPI(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0%,涨幅连续下降。
猪肉价格继续下跌,但受极端天气影响,其余食品价格涨跌不一。“7月份受部分地区台风、强降雨等极端天气影响,鲜菜、食用农产品的生产和储运成本增加,导致大部分食品价格明显上涨”。
同时,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涨幅扩大,高位震荡,与CPI的“剪刀差”扩大,反映出当前社会总需求复苏基础还不稳固。
不过,专家预计,下半年CPI将保持温和上涨,PPI不具备再次全面显著上涨的动力。
猪肉价格持续下跌
CPI涨幅已连续两个月回落。7月,CPI同比上涨1.0%,涨幅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
食品价格是拖累涨幅的主要原因,下降3.7%,降幅比上月扩大2.0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降幅最大,下降43.5%,降幅比上月扩大7.0个百分点,是导致食品价格持续回落的主要因素。
除猪肉外,其余食品价格在上涨。“7月份受部分地区台风、强降雨等极端天气影响,鲜菜、食用农产品的生产和储运成本增加,导致大部分食品价格明显上涨。其中,蛋类、水产品、食用油价格同比上涨15.6%、13.8%、7.2%,羊肉、牛肉价格同比上涨4.5%、4%。”交银金融研究中心表示。
环比来看,民生银行宏观分析师王静文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食品价格的降幅为3月以来最小降幅。其中猪肉价格环比下降1.9%,比上月收窄11.7个百分点,原因是储备猪肉收储发挥了有效支撑作用。
他认为,决定下一阶段CPI表现的关键是猪肉价格和基数因素。“从猪肉价格看,历史上猪粮比如果要回到6∶1以上区间,少则14周,多则70周。当前生猪存栏仍处于高位,临时收储短期内难以扭转猪肉价格下跌趋势,预计下半年猪肉走势仍然偏弱。”王静文表示。
非食品价格涨幅明显,其他七大类价格同比六涨一降。受原油价格上涨、暑期需求的带动,其中,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居住价格分别上涨6.9%、2.7%和1.1%。
PPI涨幅呈结构性特征
7月份,受原油、煤炭及相关产品价格大幅上涨影响,PPI同比上涨9.0%,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高位震荡。
“PPI同比涨幅的小幅回升,仍然受上游价格上涨主导。一方面,在大宗商品保供稳价政策调控下,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动力已经明显减弱,像钢材、有色金属等行业价格已经出现小幅下降,也减弱了PPI继续上涨的动力。另一方面,大宗商品价格整体仍有小幅上涨,7月CRB现货综合指数上涨6.2点。”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
交银金融研究院认为,7月PPI同比涨幅扩大主要有三大原因:一是夏季高温天气导致生活能耗上升,动力煤需求旺盛;二是部分工业领域初级产品出现供不应求状况,导致价格上涨,比如黑色金属矿采选业价格同比涨幅扩大到54.6%;三是农资价格上涨较快。
不过,PPI在经历了数月的上涨后,专家认为目前已不再具备全面上涨的动力。“虽然7月份PPI同比涨幅再次扩大,但是存在明显的结构性特征,主要由部分行业价格涨幅扩大所致,不具备再次全面显著上涨的动力。”交银金融认为。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PPI和CPI的“剪刀差”传导至企业的影响。“本月PPI与CPI剪刀差达到8个百分点,为有数据以来的新高,说明价格上涨从上游向下游传导不顺畅。”温彬表示。
财信研究院认为,PPI和CPI的剪刀差高位震荡将挤占中下游的利润空间。“本轮PPI上行结构性特征显著,在国内需求恢复偏慢的情况下,上游向中下游行业转移成本能力较弱,导致上游原材料上涨对中下游利润的挤占作用较强,进而压制中下游企业投资扩产意愿,不利于国内经济动能的恢复。”
CPI未来怎么走
专家普遍认为,CPI未来将保持温和走势,PPI有望回落。
“整体上看,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放缓或见顶回落,PPI有望保持震荡回落走势;猪肉等食品价格回落趋势或将延续,年内CPI大概率保持温走势,通胀水平整体可控。”温彬认为。
“PPI高位震荡之后可能回落,CPI将处于较低水平。大宗商品价格经历了恢复性上涨之后,继续大幅上涨的空间有限,难以进一步显著推升PPI。”交银金融认为,全国生猪存栏量处于高位,预计猪肉价格仍将低位运行,难以显著抬升CPI,同时非食品价格涨势将较为温和。“因此,未来CPI上涨的压力不大,整体保持温和上涨,涨幅可能在1%左右波动。”
王静文认为,从基数效应看,由于去年11月同比增速偏低(-0.5%),预计今年11月CPI有上冲可能,但由于需求整体下行、货币政策以稳为主,物价不存在大幅上涨基础,预计下半年CPI突破2%的可能性不大。“由于CPI整体涨幅有限,PPI逐渐回落,下半年货币政策重心或重新向稳增长倾斜。”